- 知識貢獻
- 收藏
- sunby
- [162]
-
品牌如何應對變身搜索達人的消費者
- 評論:0 瀏覽:697 發布時間:2012/7/10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1年底中國境內有發行雜志10000多份、報紙2000多份,電視頻道2000多個,電臺15000多個。這些算是能被有關部門粗略統計的媒體形式,而各類網站以及各種被標榜為“新X媒體”的新媒體,更是多到無法計數。 中國的媒體形式多到什么程度?多到無孔不入的程度,多到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程度!其實說得沒有情面,就是多到置消費者感受于腦后的程度!例如很多裝有機頂盒的電視,調整音量時兩個碩大的廣告顯示在音量條的左右,甚至打開電視機,也要先看一段廣告。機頂盒不僅把電視機的操作復雜化,那些硬性植入其中的廣告,更是讓人嗤之以鼻。 這么多的媒體形式,對于品牌商而言,究竟是福還是禍?其實“誰用誰知道!”媒體形式的多元化進程在不斷地向品牌發起挑戰,同時也在時刻改變著每一位消費者的生活。 第一,這么多的媒體形式其實并沒有降低品牌商的宣傳成本,反而是增加了品牌商的宣傳成本(這里的宣傳成本不僅是廣告的投放費用,還有廣告內容的生產及管理等成本)。在這里,供給方多了,買方成本就會降低的理論是不成立的。因為消費者的注意力被多元化的媒體形式分散了,品牌商如果想獲得像以前那么多來自消費者的注意力,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第二,“自媒體“的誕生。社會化媒體“SocialMedia”、社交化媒體“SocialNetworkMedia”的盛行(社會化媒體與社交化媒體截然不同,前者以信息為主體,偏向媒體屬性,屬于興趣圖譜,強調的是信息的交流-微博,后者以人為主體,偏向網絡屬性,屬于關系圖譜,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Facebook),使得每個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內容并與盡可能多的人分享。無論你從事哪一行,都有機會借助“數字媒體”的力量成為其領域內頗具影響力的人物,領域影響力和地位有時候不亞于大眾媒體。在“自媒體”的世界,消費者的一言一行,會在特定圈子中引起很大的共鳴。品牌說一百句,不如“自媒體”說一句。 第三,“吆喝式傳播”轉由“對話式傳播”已是大勢所趨。品牌借助媒體向消費者傳遞信息的訴求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如今,品牌越來越傾向那些可以幫助品牌與消費者進”對話”的媒體。 但“對話式傳播”強調的是“深入人心的對話”,并非品牌和消費者有“對話”就稱得上是“深入人心的對話”,品牌有沒有從“對話”中理解消費者?消費者有沒有從“對話”中接受品牌?這兩點十分關鍵。 不幸的是很多品牌仍舊在用“吆喝式傳播”的理念與做法使用“對話式”媒體,其結果往往比“吆喝式傳播”的效果還糟糕,甚至會將品牌陷于負面輿論的風口浪尖。如何將品牌擬人化,做一個善于交際、侃侃而談且左右逢源的“人”?是擺在每個品牌面前的“進化”難題。 我并不是說每個品牌都要學會如何使用“對話式”媒體,也不建議每個品牌都試水“對話式”媒體,但如果品牌計劃使用“對話式”媒體,就要先問問自己:你是誰?你的消費者是誰?你為什么要這么做?你準備好了嗎? 第四,媒體形式的多元化成就了變身“搜索達人”的消費者。如果說品牌有100種渠道接觸消費者,那么消費者就有1000種方法了解品牌。或許稍顯夸張,但對于品牌,這已是一個“品牌裸奔”的時代。 消費者購買產品前,會征詢身邊朋友的意見,通過社會化、社交化媒體了解大家的觀點,逛論壇,上搜索引擎,用口碑網,上比價網,上返利網,看各種媒體的評論……最后買還是不買?如何買?就看這個了解品牌的過程能否讓消費者興奮起來,因為營銷的本質是激發非理性行為。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過程中,會因為銷售員的態度欠佳而臨時放棄購買,會因為購買過程中的體驗不順心而轉投另外品牌的產品。如果購買失敗,如果花錢不爽,他會跟朋友訴說,朋友再傳朋友,品牌的損失可就不是失去一個產品訂單那么簡單的問題了。 消費者購買產品后,會因為售后服務體驗欠佳,或求助過程受苦,打電話到電臺投訴、上網發帖訴苦、寫心得、曬心情、分享攻略,心里想的就是品牌讓他不爽,他也不會讓品牌好過。同樣,如果消費者是開心的,他也會主動與朋友分享他的快樂,而自己也愿意嘗試二次購買。 有怕麻煩的人,就有不怕麻煩的人。不怕麻煩的消費者會嘗試各種方法,怕麻煩的人直接問朋友,或者通過自己擅長的方式稍加了解。品牌在消費者面前其實沒有什么秘密。 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因素很多,他們要考慮產品價值、考慮成本、考慮購買體驗、考慮售后服務,甚至有的還會考慮其他人的看法。但如今的消費者是幸運的,因為有萬能的各種媒體可以幫他們解決各類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