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淘汰水泥落后產能的條件和時機已成熟
- 評論:0 瀏覽:3861 發布時間:2007/3/14
2006年我國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增長速度較快、經濟效益較好、物價水平較低的良好態勢;{TodayHot}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社會事業和民生工作得到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力度加大;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但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之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2006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前三年分別上升4.9%、5.5 %、0.2%,轉為下降1.2%;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幅減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分別增長5.6%和13.1%,減為增長1.2%和1.8%。但是,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的目標。
報告指出,主要原因是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重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仍然偏快,{HotTag}不少應該淘汰的落后生產能力還沒有退出市場,一些地方和企業沒有嚴格執行節能環保法規和標準,有關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需要一個過程。
在今年的工作中,將堅決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促進節能和環境保護。溫家寶總理說:“十一五”期間,關停5000萬千瓦小火電機組,今年要關停1000萬千瓦;五年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億噸、落后煉鋼產能5500萬噸,今年力爭分別淘汰3000萬噸和3500萬噸。加大淘汰水泥、電解鋁、鐵合金、焦炭、電石等行業落后產能的力度。加大淘汰水泥落后產能的力度列入了共和國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說明國家對水泥工業的重視程度,也說明水泥落后生產力退出滯后將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九五”期間,建材行業就明確提出了要加強結構調整,支持發展新型干法水泥,限制和淘汰立窯的方針。在以后的幾年里,原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發布多個法規文件,旨在淘汰落后生產力。其中,水泥立窯和其它落后工藝始終被列為限制和淘汰的工藝(或設備)。但在當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下,取代水泥落后生產工藝的工作舉步維艱。
進入新世紀,我國水泥工業的技術進步為淘汰落后工藝掃除了技術屏障。新型干法水泥產能迅速增長,立窯產能的新增也受到了遏止。但是由于種種的原因,多年投入生產的立窯多數還在繼續運轉,落后生產能力的退出不盡人意。
在“十一五”的開局之年,國家專門為水泥行業出臺了《水泥工業產業發展政策》、《水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印發關于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等三個重要的法規和相關政策,按照科學發展觀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提出推動水泥企業跨部門、跨區域的重組聯合,向集團化方向發展,逐步實現集約化經營和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泥企業的生產集中度和競爭能力。2007新年伊始,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三部門聯合下達了《關于公布國家重點支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大型企業(集團)名單的通知》。2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又下發了《關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有關工作的通知》,將淘汰水泥落后生產能力的指標分解到地方,并將與地方政府簽訂“軍令狀”,從深層次上解決了淘汰水泥落后生產力的機制問題。
產業發展政策等三個重要法規和重點支持企業名單的通知都提出通過推動水泥企業跨部門、跨區域的重組聯合,向集團化方向發展的要求。通過重組聯合,盤活存量資產、淘汰落后生產力不僅使集團迅速做強做大,而且將加快集中度的提高,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國家資源的合理配置。在當前水泥發展形勢變化快、而且越來越好的情況下,水泥企業應當認真審視或調整自身的戰略和規劃,改變單一靠外延式擴張而做大的發展模式,使其更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
水泥工業以先進的生產力取代落后生產力,從技術支撐到管理體制層面諸矛盾的逐步解決,構筑了水泥工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快車道。而今,總理加大淘汰水泥落后產能力度的號令已下,只要我們抓住機遇,掌握好方向,就會迎來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