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中國能源問題的另一條道路?
- 評論:0 瀏覽:2358 發布時間:2007/2/27
成本較高的重油資源開發因為石油價格的高居不下而變得有利可圖
隨著傳統石油供應的日益緊張和價格連年攀升,一種被稱為重油的非常規石油資源正快速進入全球能源開發和消費領域。這一新空間無疑也早已吸引了中國這個能源消費大國的目光。 {TodayHot}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將重油的開發利用作為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需要加強在這一領域里的國際合作。”這是11月12—15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世界重油大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發言中最為各方所關注的內容。它也是中國“十一五”規劃提出要積極發展重油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后政府高層首次對此表態。 {HotTag}
“重油”是非常規石油的統稱,包括重質油、高黏油、油砂、天然瀝青和油母頁巖等。專家預計,未來18—24個月后,油價將開始繼續上漲。在過去150年間,人類已經消耗了近45%的輕質油可采儲量。重油以其儲量巨大、分布集中的特點,逐漸成為世界石油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
英國劍橋能源研究所于一年前開始的一項名為“新時代的到來”的研究項目表明,在“亞洲鳳凰”即全球經濟和政治重心又“回到”亞洲的情景下,額外的重油生產在2030年將達到每天600萬桶,這一數值在2005年時只有每天180萬桶。劍橋能源預測,今后25年時間里,重油產量將會增長1.5—3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一次能源消費年均增長5.16%支撐了GDP年均9.6%的增長速度。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前后,中國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油品進口國。但是由于石油市場機制不夠完善以及原油期貨尚未推出,中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一直處于被動位置,避不開進口油價比歐美地區價格每桶高出1美元甚至3美元的“亞洲升水”困局。隨著石油技術的進步及其帶來的重油產量提高及開采成本降低,重油資源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戰略替代能源之一。
過去的數十年中,由于技術難度和開采成本等原因,埋藏在巖石和沙漠下的重油資源沒有得到重視,但很多石油巨頭們一直在關注和研究重油的開發和煉制技術。
從技術上來看,中國重油開發始于1980年代。自1982年遼河油田第一口蒸汽吞吐井開采試驗成功后,1991年至今,中國的重油開采技術一直處于改善蒸汽吞吐開采效果及蒸汽驅擴大試驗階段。在本次重油大會600平方米的展廳中,來自中國、加拿大等21個國家的30多家石油公司展示了各自在重油勘探開發領域的成果。
由于常規石油價格一直高居不下,重油的開發也逐漸成為有利可圖的領域,各種資金開始向此流動。此次世界重油大會上,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性機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出面舉辦“能源投資論壇”,其中就頗具深意。
中信保的數據顯示,目前該公司已經承保和正在談判的油氣項目11個,涉及投資金額66億美元,其中已承保的境外石油開發項目總投資金額近50億美元,共涉及近10億桶儲量的石油開發。“重油資源的開發利用離不開石油企業的投資決策,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參與,也離不開中介機構的咨詢服務。”中國信保副總經理張衛東說。
從1992年起,中國陸上重油年產量上升到1000萬噸以上,并連續穩產14年。2005年,中國石油年產量達1.8億噸,重油產量達2386萬噸,占13.2%。中國政府已經表示要專門制訂稅收政策對重油資源開發予以重點支持,如對中外合作勘查開發煤層氣進口必要的設備免征進口關稅和環節稅,對煤層氣勘查實行申請優先、無償取得探礦權政策等。
貝克·麥肯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BarryMetzger指出,企業開發重油項目,必須面臨成本、環境、匯率、保險以及監管等多種挑戰,而項目融資的趨勢過去幾年出現很大變化,不但機制越來越活躍,由東道國進行融資的新現象也已出現。在涉及重油領域的境外收購方面,曾經擔任中石油收購哈薩克斯坦油田項目首席律師的美國路博律師事務所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朱文英表示,中國能源企業境外收購必須考慮東道國的態度,她提醒到:“如果想并購一個公司,必須仔細閱讀重要條款,并要考慮項目交割后是否會得到政府補貼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油砂“代表著世界上最重要的重油儲備”,為更好地降低成本和風險,在加拿大開展油砂項目的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如殼牌等紛紛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簽訂長期合同來更好地穩定生產和供應。劍橋能源預測,到2015年,加拿大75%的石油產量屬于重油。這種開發利用模式的成功,對于有意發展重油為替代能源的中國來說頗具借鑒作用。